節奏和變化,如央視的《我要上春晚》節目.
展開而施展,舞美的視覺設計也必然服從于整體的設計要求.
三、畫龍點睛,每個作品和劇目都有突出主題,表達思想之處,此情此景,舞美通過對生活的高度濃縮配合劇作
的展開,發展,在必要的時候通過特殊的音效,燈光反映人物的思想和內心世界。而這時的舞美設計的目的必然
是畫龍點睛之筆,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聽覺效果,急促,緩和,低沉,高揚對觀眾內心的促動是不一樣的,音樂的
藝術高點就是能把聽眾帶入藝術的廣闊空間,也是音樂藝術之美之處,而這種高度也整好把舞美視覺效果達到了
全新的高度,光線的強與弱,大與小,冷與暖能影響人的視覺,從而對觀眾的心理產生不同的感受,不同顏色的
光源效果具有不同的視覺張力,這樣的張力影響了觀眾對劇目的心理變化,來自色彩體現的視覺沖擊力與聲音共
同刺激著觀眾的藝術感受,因此,在劇目的發展過程中,在對藝術的高度處理時,外在的舞美視覺效果必然會使
藝術的效果更加突出,更具感染力,在劇情整個發展過程中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,如央視的《星光大道》等節目。
現狀是我們很多時候因功利主義的影響,而沒有完全吃透整個劇目的主題思想,不能很好的發揮技術的長處。
使得技術的效果沒有達到應有的舞美設計要求,出現了設計的表面化,浮躁化,留下的知識短暫的刺激而對作品
缺少的長久的回味,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。因此為了避免因技術而弱化主題,我們在舞美的視覺效果的情緒化表達
時要注意設計上的對比度,如強與弱,大與小,環境與主題等,不能永遠停留在強烈的效果上,對比分為高、中、低不同,
不能為了盲目追求對比,而忽略了對藝術的理解,其理解點應該是審時度勢,整體效果做到節奏與韻律在主體行進中的
協調,這種協調必然是一種平衡的度,這種平衡的度的把握就是做到我們前面所講的與劇情的銜接、配合,做到更好的
藝術語言表達,把人物的動作語言與技術語言與觀眾心理活動融為一體,從而成就藝術的高度.古人云:"工欲善其事,必
先利其器."只有在熟練地了解、掌握了技術的情況下,才能利用技術做好藝術.
當代舞美設計面對眾多科學技術的融入,藝術創造的各種可能性也隨之展開,表現手段更趨多元化,面臨更多選擇
的時候也是我們困惑的時候.眾多創作條件提升的同時對舞美設計的要求也必然提高,因此在理解舞美技術功能時我
們應該有一種哲學思想的介入,一味地墨守成規和太相信技術的革新,其結果有時是殊途同歸,只有肩負起對作品和觀
眾的責任感和使命感,才能使舞美在視覺設計藝術的道路上走得更遠.